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总干事特此转呈2024年11月22日(星期五)12:00-17:00(欧洲中部时间)举行的关于2024年猴痘病例激增问题的《国际卫生条例(2005)》突发事件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的报告。
尽管国家和国际各级的应对工作使得在控制猴痘传播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委员会注意到,猴痘病例数(尤其是感染猴痘病毒分支Ib的病例数)不断增加,地理传播持续存在;在应对实地业务挑战方面需要更有力的国家承诺;各国和各合作伙伴需要采取和维持协调一致的应对措施。委员会提出建议,认为该事件继续符合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标准,并就拟议临时建议提出了意见。
世卫组织总干事向委员会主席、成员和顾问表示最诚挚的感谢。世卫组织总干事同意委员会的建议,即鉴于以下会议记录中详细说明的原因,这一事件继续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干事还发布了关于这一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经修订临时建议,这些建议载于本文件结尾处。
《国际卫生条例(2005)》突发事件委员会的16名成员和两名顾问通过Zoom平台以远程会议方式于2024年11月22日星期五12:00-17:00(欧洲中部时间)举行了会议。委员会16名成员中的13名和两名顾问中的一名参加了会议。
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总干事授权世卫组织副总干事向委员会成员和顾问表示欢迎,并邀请了经指定代表五个受邀缔约国(布隆迪、刚果民主共和国、肯尼亚、卢旺达和乌干达)向委员会作情况说明的政府官员。
世卫组织副总干事回顾指出,2024年8月14日将该事件确定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同时,也是在呼吁各国当局为预防和控制猴痘病毒的传播大力投入并尤其关注分支Ib以减少猴痘的国际传播风险,以及呼吁国际社会团结一致,积极采取行动,利用现有的一切工具和资源,预防和控制猴痘。
世卫组织副总干事重点谈及全球猴痘疫情的演变(详见标题为“会议向受邀提出意见的缔约国代表开放”的部分),并强调指出,自2024年8月委员会上次会议以来,形势变得更加复杂,在该病可能发生更广泛的传播之前,所有国家(尤其是猴痘病例数有限的国家)仍需采取协调一致的国际应对措施。他概述了世卫组织和包括非洲疾病控制预防中心在内的众多合作伙伴为在区域、国家和国家以下各级扩大应对规模而开展的建设性合作和付出的努力;以及世卫组织和合作伙伴建立获取和分配机制的情况,该机制是得到世卫组织会员国认可的临时医疗对策网络的一部分,目的是支持疫苗、治疗方法和诊断工具的公平分配和分发。世卫组织副总干事概述了缔约国在阻断猴痘传播方面正在面临的诸多挑战,包括一系列同时发生的突发卫生事件和相互竞争的卫生优先事项,因此需要政治承诺和资源,以进一步在地方一级扩大有针对性的综合干预措施。
法律顾问办公室的代表向成员和顾问简要介绍了其各自的作用和职责,并明确了《国际卫生条例》相关条款规定的突发事件委员会的任务。合规、风险管理和道德操守司道德操守官向成员和顾问概述了世卫组织的利益申报程序。成员和顾问获悉他们有责任及时向世卫组织披露任何可能引起预计或实际利益冲突的个人、专业、财务、学术或商业利益。此外,还提醒他们有责任对会议讨论和委员会的工作保密。对每一名成员和顾问都进行了调查,未发现任何利益冲突。
之后会议交由主席主持。主席介绍了会议的目的,即:就该事件是否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向世卫组织总干事提出意见,如果是,则就可能的拟议临时建议提出意见。
世卫组织秘书处概述了全球猴痘(包括猴痘病毒所有分支)流行病学情况,并强调自2024年8月委员会上次会议以来,世卫组织所有六个区域都报告了猴痘病毒传播。虽然世卫组织非洲区域是全球分支Ia、Ib和IIa所致猴痘病例增加的最大贡献者,但世卫组织西太平洋区域的猴痘病例一直在增加,原因在于澳大利亚报告的在男男性行为者中出现的猴痘病毒分支IIb疫情。
关于自委员会上次会议以来猴痘病毒分支Ib在世卫组织非洲区域的传播,世卫组织秘书处介绍说,传播疫源地在刚果民主共和国,目前已在六个省(包括首都金沙萨的城市地区)发现了分支Ib。猴痘病毒分支Ib也在邻国传播,在布隆迪(2083例猴痘病例,在布琼布拉和基特加的城市地区不断增加)和乌干达(582例猴痘病例,在首都坎帕拉不断增加)形成了持续的社区传播;在肯尼亚(17例猴痘病例)和卢旺达(37例猴痘病例)出现了聚集性猴痘病例(截至2024年11月19日报告的数据)。
此外,在世卫组织下列区域的八个国家发现了与旅行有关的猴痘病毒分支Ib感染病例,这些病例在流行病学上大多与上述国家有关:非洲区域(赞比亚和津巴布韦)、美洲区域(美国)、欧洲区域(德国、瑞典和英国。在英国出现了家庭内传播),以及东南亚区域(印度和泰国)。
来自刚果民主共和国次国家一级的现有数据表明,观察到的猴痘病毒分支Ib的传播动态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化,并且在受影响卫生区之间存在差异。自2023年9月在南基伍省Kamituga卫生区首次发现猴痘病毒分支Ib以来,受影响最大的年龄组已从成年人(在这类人群中首次观察到存在传播并似乎通过商业性网络内的接触发生持续传播)转为较年轻的年龄组(包括儿童),并且密切的身体接触导致发生持续的家庭传播和可能更广泛的社区传播。
在首都金沙萨也观察到了同样的流行病学特征,该地区的疫情主要是由成年人之间的传播推动,但据报告,家庭和/或社区内的密切身体接触导致越来越多的儿童被感染。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流行的猴痘病毒分支是哪种,50岁或以上的成年人受到的影响都较小,这可能是因为先前接种的天花疫苗赋予了免疫力。
世卫组织秘书处指出,关于猴痘(无论是哪种猴痘病毒分支)确诊病例死亡率的信息有限。在刚果民主共和国,根据常规症状监测数据,猴痘所致死亡主要发生在已知猴痘病毒分支Ia流行的农村地区,在这些地区观察到的病死率不同,但5岁以下儿童的病死率均较高。
在刚果民主共和国以外,布隆迪(1例)、乌干达(2例)和肯尼亚(1例)报告了与猴痘病毒分支Ib感染相关的死亡。
世卫组织秘书处介绍了猴痘病毒分支的风险评估,并进一步说明了在特定分支发生传播时的总体公共卫生风险以及国家和国际传播风险,具体如下:分支Ib——公共卫生风险高、国家/国际传播风险高;分支Ia——公共卫生风险高、国家/国际传播风险中等;分支II——公共卫生风险中等、国家/国际传播风险中等。
世卫组织秘书处随后介绍了在2024年8月19日发布临时建议、延续关于猴痘的长期建议和发布“世卫组织呼吁:2024年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之后,世卫组织与缔约国和合作伙伴根据“世卫组织猴痘全球战略准备和应对计划(2024年9月至2025年2月)”、“非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世卫组织非洲大陆猴痘防范和应对计划(2024年9月至2025年2月)”和“协调研究路线图——猴痘病毒:立即采取研究领域后续步骤以促进控制疫情(2024年)”所采取行动的最新情况。
除了世卫组织副总干事概述的情况外,世卫组织秘书处还就与以下应对领域有关的进展和挑战提供了详细的最新情况:合作监测、安全和可扩展的临床护理、社区保护、获得应对措施(包括诊断工具和疫苗,迄今已分配逾110万剂改良型痘苗病毒安卡拉—巴伐利亚北欧疫苗)、业务行动(实地部署人力资源、发送个人防护装备、诊断检测等)、提供资金(根据世卫组织呼吁,在所需的8740万美元中,已收到或认捐4060万美元;从世卫组织突发事件应急基金划拨了350万美元),以及与合作伙伴协调。
布隆迪、刚果民主共和国、肯尼亚、卢旺达和乌干达的代表向委员会介绍了各自国家的猴痘流行病学以及当前应对工作、需求和挑战的最新情况。刚果民主共和国和卢旺达目前正在使用猴痘疫苗,肯尼亚和乌干达也计划使用猴痘疫苗,而布隆迪目前尚未将猴痘疫苗接种纳入应对战略。
随后,委员会成员和顾问与世卫组织秘书处和受邀政府官员就所介绍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了问答。
出席会议的缔约国认为,2024年8月确定猴痘病例激增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促进了各国的应对工作和用于支持这些工作的国际资源调动。
然而,缺少国家和地方两级的信息(包括应对干预措施的执行不够理想)被视为阻碍了在控制和阻断猴痘病毒传播方面取得进展。这方面的例子涉及接受检测的疑似猴痘病例比例、从确诊到随后隔离猴痘病例所需的时间、猴痘病毒检测阳性率变化趋势、已完成随访期的接触者比例、流行病学接触史不明的猴痘病例比例及其趋势,以及猴痘疫苗接种方面的挑战。疫苗接种方面的挑战包括:有猴痘疫苗的国家目前的免疫覆盖率(包括高危目标人群的免疫覆盖率)、接种过猴痘疫苗的接触者比例、未接种疫苗的接触者最后一次暴露与接种猴痘疫苗之间的时间间隔。
会议从以下方面详细讨论了所观察到的猴痘病毒传播的多面性动态:(a)从已知的商业性网络内部传播扩大到随后的家庭内部传播,并在更广泛的社区内持续传播;(b)考虑到较偏远的地域和脆弱的人口亚群,存在完善风险评估方法的机会;以及(c)采用预测性数学建模方法预测猴痘病毒在各国和国际上的传播情况的可能性。
会议讨论了与使用猴痘疫苗作为应对措施的一部分有关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a)全球和国内监管方面的进展;(b)在婴儿、儿童、青少年和免疫功能低下者中使用猴痘疫苗的挑战(根据世卫组织疫苗立场文件,2024年8月);(c)需要将疫苗接种作为有针对性的综合应对措施的一部分以阻断猴痘病毒在地方一级热点地区的传播,而不是在更广泛的地理范围内使用疫苗;(d)关于暴露后使用疫苗的有效性存在不确定性;(e)将评估疫苗有效性的研究纳入疫苗部署计划的可能性;以及(f)克服疫苗犹豫的方法。
据报告,非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世卫组织为支持缔约国在执行“非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世卫组织非洲大陆猴痘防范和应对计划(2024年9月至2025年2月)”方面的应对工作进行了协调,这种协调具有协同性、建设性且循序渐进。世卫组织和非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刚果民主共和国金沙萨设立了一个大陆事件管理系统联合小组。这种协调的一个重要成就是疫苗分配过程与获取和分配机制同技术审查委员会和大陆事件管理支持组内的疫苗接种小组保持步调一致。
在向受邀缔约国开放的会议之后,委员会再次召开非公开会议,审查与该事件是否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关的问题,如果是,则审议世卫组织秘书处根据《国际卫生条例》规定起草的临时建议。
主席提醒委员会成员注意其任务授权,并回顾了《国际卫生条例》将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定义为一种“不同寻常的事件,可通过疾病的国际传播构成对其他国家的公共卫生风险,并可能需要采取协调一致的国际应对措施”。
委员会一致认为,猴痘病例持续激增仍符合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标准,应向总干事提出相应建议。
委员会意见所依据的首要考虑因素是,在地方一级,特别是在布隆迪和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地方一级,为阻断猴痘病毒传播而采取的应对措施的有效性和效率有限,尤其是在监测、实验室诊断、接触者追踪以及社区教育和参与方面。如果及早适当和系统地实施这些干预措施,可显著推动阻断地方和全球一级的传播,尤其是考虑到猴痘疫苗的获取往往具有挑战性,以及对疫苗的战略性使用尚未得到充分落实。
有鉴于此,以及在进一步阐明在问答环节讨论的问题之后,委员会认为:
该事件“非同寻常”,因为(a)缔约国境内的猴痘病例数增加,猴痘病毒分支Ib传播的疫源地地理范围扩大;(b)猴痘病毒分支Ib的传播动态不断演变(从已知的商业性网络内部到家庭内部,再到更广泛的社区),导致更广泛的年龄组和/或弱势人群感染,以及/或出现其他猴痘病毒分支和/或病原体合并感染和共同传播,因此在发病率和死亡率方面存在不确定性和未知数,而这会导致新的应对挑战,包括临床护理方面的挑战;(c)在持续的社区传播背景下,猴痘病毒分支Ib突变的风险会导致出现新的传播动态并/或与新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模式相关(例如,传播性和/或毒力的变化);(d)在刚果民主共和国,猴痘病毒分支Ia感染持续流行,在首都金沙萨出现了新的性网络疾病传播疫源地。
该事件“通过疾病的国际传播构成对其他国家的公共卫生风险”,因为(a)有记录表明,最近有猴痘病毒分支Ib病例从缔约国输出,而该分支正在向世卫组织非洲区域和至少另外三个世卫组织区域的其他缔约国传播;(b)在暴露发生的地区,猴痘病毒分支Ib输出病例的流行病学接触史尚不清楚;(c)猴痘病毒、特别是分支Ib有传播到可能不遵守《国际卫生条例》规定的向世卫组织报告的要求和/或可能没有能力实施应对干预措施的缔约国的风险。
该事件“需要采取协调一致的国际应对措施”,具体做法是:(a)加强国际合作伙伴与国家主管部门的接触,以(i)提高对猴痘作为公共卫生优先事项的认识,以及(ii)通过部署专门的人力资源和用品,加强地方一级的预防和应对行动;(b)调动财政资源并切实有效地高效利用这些资源;(c)促进公平获得猴痘疫苗和诊断工具,包括着眼于建设地方和/或区域的中长期疫苗生产能力。
委员会表示,有必要开始阐述在评估用于确定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三项标准时的各种考虑因素,以便为今后提出终止“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建议提供参考。
随后,委员会审议了世卫组织秘书处提出的临时建议草案。
尽管临时建议属于对缔约国没有约束力的建议,并注意到这是首次在一系列临时建议中纳入一项与报告其实施情况有关的建议,世卫组织秘书处介绍了为此进行的调查的结构和结果,该调查系面向2024年8月19日发布的临时建议所针对的五个缔约国(布隆迪、刚果民主共和国、肯尼亚、卢旺达和乌干达)并由其在线完成。鉴于总干事有可能确定该事件仍然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相应地发布临时建议,委员会向世卫组织秘书处建议,通过纳入地方层面的应对措施改进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用于制订拟议临时建议。
鉴于总干事有可能确定该事件仍然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委员会随后审议了世卫组织秘书处提出的一系列经修订临时建议。委员会已于会议前收到拟议临时建议,委员会注意到关于延续2024年8月19日发布的大部分临时建议的提议,并就部分建议中提及的“热点”的定义提出了建议。
委员会表示,它将在审定会议报告的同时进一步审议拟议临时建议。
委员会重申其对猴痘病毒持续传播和随之而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地方一级应对措施的有效性和效率表示关切。委员会强调,国家当局需要持续作出承诺,将工作重点和资源集中到地方一级以阻断猴痘病毒传播,并强调协调的国际合作在协同支持和补充这些工作方面的作用。因此,委员会认为,世卫组织总干事确定猴痘病例激增仍然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必要的。
世卫组织副总干事对委员会官员、成员和顾问表示感谢,并宣布会议结束。
---------
这些临时建议系向正在经历猴痘病毒传播的缔约国发布,包括但不限于存在持续社区传播的缔约国,以及存在猴痘病毒分支Ib聚集性病例或与旅行有关的猴痘病毒分支Ib散发病例的缔约国[1]。
临时建议旨在由上述缔约国实施,除此之外还有目前关于猴痘的长期建议,这些建议将延续至2025年8月20日。
在“世卫组织2024-2027年加强猴痘预防和控制战略框架”所述全球努力预防和控制猴痘疾病传播的背景下,上述长期建议适用于所有缔约国。
世卫组织目前所有的临时技术指导文件均可在世卫组织网站的此网页上查阅。世卫组织循证指导文件已经并将继续根据不断变化的形势、最新的科学证据和世卫组织风险评估进行更新,以支持缔约国实施“世卫组织加强猴痘预防和控制战略框架”。
根据《国际卫生条例(2005)》第三条“原则”,缔约国在实施这些临时建议以及关于猴痘的长期建议时,应根据《条例》第三条规定的原则,充分尊重人的尊严、人权和基本自由。
===
[1] 说明:每项临时建议旁边括号内的文字说明了2024年8月19日发布的一系列临时建议的状态。2024年8月19日发布的以下临时建议被终止——“通过召集国家免疫技术咨询小组、向国家监管机构介绍情况、建立通过现有机制申请疫苗的国家政策机制,为引入猴痘疫苗以应对突发事件做准备”。
确保作出政治承诺和参与,以加强热点(被定义为前4周内报告猴痘病例的最低行动层级)的预防和应对工作,包括资源分配(新);
建立或加强国家和地方预防和应对协调安排(延续,重新表述);
通过合作,包括采用问责机制,建立或加强参与或支持预防和应对活动的所有合作伙伴和利益攸关方之间的协调(延续,重新表述);
建立持续监测在热点地区实施的预防和应对措施有效性的机制,以便根据需要调整这些措施(新);
让伙伴组织参与并加强合作和支持,其中包括处于不安全环境中或在境内人口或难民流离失所的地区以及在不安全地区的收容社区的人道主义行为体(延续,重新表述);
通过提高所采用方法的敏感性和确保覆盖所有地理区域,加强监测(延续);
扩大获得准确、负担得起和可用诊断工具进行猴痘检测的机会,以区分猴痘病毒分支并进行基因组测序,包括为此加强样本运输安排、分散检测和各项安排(延续,重新表述);
查找和监测猴痘患者的接触者并为其提供支持,以防止进一步传播(延续);
加大努力,彻底调查猴痘病例和疫情,以了解传播方式,并防止其向接触者和社区进一步传播(延续,重新表述);
每周及时向世卫组织报告疑似、可能和确诊的猴痘病例(延续);
为猴痘患者提供临床、营养和社会心理支持,包括在可能的情况下酌情在护理中心进行隔离,并为居家护理提供材料和指导(延续,重新表述);
制定和实施计划,扩大所有猴痘患者(包括儿童、艾滋病毒感染患者和孕妇)获得经优化的支持性临床护理的机会。这包括向不了解自己的艾滋病毒感染状况的成年患者以及酌情向儿童提供艾滋病毒检测,并在有需要时提供艾滋病毒治疗和护理服务;对于与性接触有关的病例,迅速查明和有效管理流行病合并感染,如疟疾、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和麻疹病毒感染,以及其他性传播感染(延续,重新表述);
加强卫生和照护工作者在临床和感染以及预防和控制路径(从疑似和确诊猴痘患者的筛查、诊断、隔离到出院,包括出院后随访)方面的能力、知识和技能,并为卫生和照护工作者提供个人防护装备(修改);
加强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并在医疗机构和治疗中心提供水卫生、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水卫项目)及废物管理服务和基础设施,以确保提供高质量的卫生保健服务,并为卫生和照护工作者及患者提供保护(新);
建立或加强跨境合作安排,以监测、管理和支持疑似猴痘病例和猴痘病例接触者,向旅行者和交通工具经营者提供信息,而不采取给地方、区域或国家经济造成不必要影响的一般旅行和贸易限制(延续,重新表述);
通过确定热点,为(世卫组织“猴痘全球战略准备和应对计划”(2024年)所确定的)“第1阶段——阻止疫情”的疫苗综合定向使用做好准备,以阻断持续的社区传播(新);
在热点地区采取综合应对措施背景下,针对感染高危人群(例如,所有年龄段的病例接触者(包括性接触者)及卫生和照护工作者等)启动疫苗接种计划。这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应对措施,包括积极监测和追踪接触者,根据热点地区的当地情况灵活调整疫苗接种战略和计划;供应疫苗和用品;让社区积极主动参与以产生和维持对疫苗接种的需求和信任;以及根据可行的研究方案在疫苗接种期间收集数据(修改);
加强与受影响社区和当地工作人员进行风险沟通和社区参与的制度,尤其是在热点地区,以制定疫情预防、应对和疫苗接种战略,包括为此进行培训、摸清高危和弱势人群、开展社群聆听和社区反馈,同时管理错误信息。除其他外,这需要有效通报有关猴痘自然病程的不确定性、关于猴痘的最新信息,包括从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中获得的关于猴痘疫苗有效性的信息,以及有关接种后保护期限的不确定性(修改);
通过有意义的社区参与,特别是在提供卫生服务期间和风险通报活动中,解决任何形式的污名和歧视问题(延续);
在家中、人群聚集场所(如监狱、境内流离失所者和难民营等)、学校、入境口岸和跨境过境区促进并实施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以及基本的水、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及废物管理服务(修改,之前在“安全且可扩展的临床护理”目录下);
激励和扩大国家供资,探索为预防、准备和应对活动提供针对性资金的外部机会(延续);
将猴痘预防和应对措施纳入旨在预防、控制和治疗其他地方病(尤其是艾滋病毒及其他性传播感染、疟疾、结核病、2019冠状病毒病和非传染性疾病)的现有规划,并力争尽可能不对这些规划的实施产生负面影响(延续);
按照“协调研究路线图——猴痘病毒:立即采取研究领域后续步骤以促进控制疫情”(2024年)的规定,在疫情期间和之后,投资于填补知识空白并生成相关证据(修改);
对实地研究进行投资,以更好地了解猴痘病毒传播地区的动物宿主和人畜共患病溢出情况(新);
加强和扩展基因组测序的使用,以确定猴痘病毒的流行病学和传播链特征,从而更好地为控制措施提供信息(新);
利用世卫组织提供的标准化工具和渠道,按季度向世卫组织报告这些临时建议的实施情况和相关挑战(延续)。
微信扫一扫